嶺南大學獲食物環境衛生署與政府「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約300多萬,現時有近30個參與夥伴在全港16區設置「智能滅蚊燈系統」,加上氣象數據與食環署數據,利用「地理空間人工智能」計算「預測蚊患風險指數」,並有「蚊患風險平臺」以1至8指數讓市民了解未來3日趨勢,假如達到5以上就需要留意,部分機構可做多點防蚊控制,希望能減低對市民的影響。
嶺大科學教研組主任王沛欣認為這是「官、產、學、研」合作項目。
負責項目的嶺大科學教研組主任王沛欣今日(24日)表示,食環署在全港64個地區設置蚊杯(誘蚊器),主要量度白紋伊蚊,由於需要大量人手會有少許滯後,只能在2至3星期後才可發布數據。新平臺的滅蚊機搜集所有蚊種類,有互補不足好處,根據蚊屬性和環境影響希望能做一個估算。至於整個計劃由上年5月正式獲得撥款,7月安排簽約,9月左右收集數據,現時只有一個夏天或一個冬天數據,上年數據未必精準,因疫情階段市民出外遊玩意欲低,未來一兩年會繼續改進數據和模型。
嶺大科學教研組主任王沛欣指有差不多30個夥伴在全港16個地區採用設計。
王沛欣續指,在亞洲來說蚊患指數檢測不是太普遍,故可參考的研究不多。至於「預測蚊患風險指數」內有包含天文臺氣象數據,雖然可預測未來9日天氣,加上通常大部分氣象變化都預估3日左右,而每預估多一日成本都較高,所以提供大概3日數據,進行防蚊措施都有一定成效。「智能滅蚊燈系統」約兩格階磚大,採用太陽能,假如整個星期較陰,電量會較低,下一步會考慮拆開。將來希望在中環、灣仔和郊野公園都可採用系統,系統收集點希望至少有百多個。團隊亦正與個別團體商討,能否在公司或公營機構儀表版上加入蚊患指數,讓機構可應用指數作營運,令更多市民可受惠。
嶺大科學教研組主任王沛欣研發「GeoAI雲端分析平臺」,為市民提供「蚊患風險指數」及「蚊患風險地圖」,從而能避開蚊患嚴重的地區。
嶺大設置於本港16個地區的智能滅蚊燈系統能提供蚊蟲數量和氣象數據。
王沛欣稱,很期望明天施政報告的方針,科研在香港已獲大力支持,但若果需要政府部門使用或採納都有一個過程,這過程較為漫長一點,如果結合上能更緊密,可令部分應用更快推動予市民受惠。(圖:蔡啟文攝)
嶺大科學教研組主任王沛欣講解「預測蚊患風險指數」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