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情侣真实露脸在线,精品国产片在线免费观看,欧美午夜精品免费理论片,中文字幕视频专区999zyz

香港商報
-- 天氣
《古代深圳何所有》

《古代深圳何所有》

責任編輯:林鏗泓 2023-11-21 16:58:45 來源:香港商報網

作者:蔡保中

一直以來,深圳這個現代化大都市都被大多數人認為在改革開放前是一張白紙,又甚至以為是一個無人區,毫無歷史可言。事實上,即使撇除七千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生產活動的遺蹟、遺址不算,單從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在今南頭城設立東官郡及寶安縣算起,深圳市已有近1700年的行政管轄歷史。若從明代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與東莞縣分立,自為一縣(新安縣,深圳市的前身)計,迄今亦有450年。

可見,深圳的歷史其實並不短。在古代,在深圳這片土地上,產生了不少的名人、名物、名地、名史,只是由於深圳作為全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肩負前瞻重任,無暇多作回望而已。現以清代嘉慶《新安縣誌》為主要素材,配以其他史志,摘取其中較為聞名的人、物、史、事,組為一詩《古代深圳何所有》,試作講述古代深圳到底有什麼的歷史故事、遺蹟遺物,試作講述在深圳這片土地上,其民:有仁孝忠烈,有貞善勇義;其地:有山川景跡鄉里墟市,有文廟媽宮縣衙城池。

梧桐山頂清風遼朗,(1)

伶仃洋上正氣浩蕩。(2)

鳳巖望煙仁恕永世,(3)

參山負土孝德流芳。(4)

何真歸明大義所在,(5)

文豹抗清忠勇巍昂。(6)

梁游赴死貞節不屈,(7)

蔣鄧捨田善舉無忘。(8)

龍津築塔慈航伏浪,(9)

鳳岡建學育才成梁。(10)

劉穩分縣恩懷澤眾,(11)

汪鋐拒夷我武惟揚。(12)

蔡家文仕父子登榜,(13)

賴氏武職三代授將。(14)

陳姑羽化王母梳妝,(15)

天后顯聖少帝瘞藏。(16)

合瀾騰蛟梧峰起鳳,(17)

陽臺臥虎赤灣潛龍。

南山鎮邑杯渡遠望,(18)

鵬嶺踞海滘水流洋。(19)

巡司保民所城護地,(20)

舖舍傳郵墟市經商。(21)

土著種田疍家耕海,

灶丁煮鹽客籍開荒。(22)

南頭縣城起於御冦,(23)

東官郡治始自鹽場。(24)

革故鼎新恰配深圳,(25)

得寶而安歷含香港。(26)

明明如月今朝可掇,

繼往開來不可斷絕。

小康已及復興在望,

其命維新周雖舊邦。(27)

【註解】

(1)《新安縣誌·山》載「梧桐山,在縣東六十里。三峰秀拔,周匝數十里,山陰垂距東洋、山陽延袤境內。有天池,深不可測。多梧桐異草,山下有赤水洞,邑之祖龍也」。

梧桐山高海拔944米,是深圳市最高山峰。按堪輿學,梧桐山是新安縣的主山,是龍脈的發脈之處(祖龍),深港兩地的其餘山峰皆由其所發。

(2)《新安縣誌·古蹟》載「夫名山大川,一經前人遊覽,往往形諸歌詠,此『地以人傳』也。邑中之風景……每令人低徊不能去。追官富之遺墟,吊伶仃之忠魂,不禁感慨唏噓,悄然而悲矣。

    伶仃洋又稱零丁洋,即今深圳市伶仃島珠江口海域。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宋室危亡之際,誓死抗戰,後在海豐五坡嶺兵敗被俘。被押送去崖山途中,經過伶仃洋時,目睹國家淪陷,文天祥感慨萬千,寫下了傳頌千古的《過零丁洋》的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後,文天祥在元大都獄中寫下《正氣歌》後就義。至今深港文氏祖祠之堂號「正氣堂」即因此來。

(3)《新安縣誌·古蹟》載「望煙樓,在鳳凰巖下,傳文丞相侄子孫家於此,為何左丞部將。值歲荒,建樓登眺,凡家無爨煙者,賑之。至今猶稱』煙樓下』雲。

元初,文丞相(文天祥)的弟弟文天瑞之子(即文天祥侄子)文應鱗,從寶安黃松崗鶴仔園遷到福永大茅山(今鳳凰山)山腳居住,在此開村立業,成為現今福永的鳳凰村、白石廈、新田村的開基之祖。文應麟非常仁德,體恤百姓,常上鳳凰巖,瞭望四周村落,若見有人家的屋頂無炊煙,便會派人送米到戶。後更在瞭望處建了一座「望煙樓」。新世紀後,在鳳凰巖上復建一座「望煙樓」。現今鳳凰村祠堂的兩側對聯「煙樓世澤,正氣家風」,正是以煙樓典故作為警言用以教化育人。

(4)《新安縣誌·人物·鄉賢》載「晉,黃舒,字展公。父教,始遷莞。事親至孝。家貧,力業以供修瀡。每侍膳,盛暑未嘗解冠帶。親有所使,雖千里之外往焉。父卒,皇皇如欲無生,負土成墳,結廬其側。夜則號哭,聲出林薄,聞者泣下。久之形容枯槁。人勸其還,哭而弗答。居母喪,亦如之。邑人皆謂:今之曾參也。因名其居曰『參里』。里之旁有山,亦稱曰『參里山』。有司奏旌其門。卒,祀『鄉賢』《新安縣誌·邱墓》載「晉孝子黃舒墓,在大田鄉豬母岡。《新安縣誌·壇廟》載「黃孝子祠,祀晉孝子黃舒,在邑三都大鐘山下……

黃舒,字展公。黃舒家境貧寒,但自小勤勤懇懇,並且非常注重禮節。父母指令他做事,即使是千里之外也馬上前往。其父去世時,痛不欲生,不辭勞苦背泥土為父親造墳,並在旁邊搭建草廬,每夜為父親守墳。後來其母去世,亦如是守孝。

東晉皇帝知道此事後,即下詔予以表彰,授其「孝子」榮號。鄉民把他比作孔子的賢徒——曾參,又將他居住的地方稱為「參里」,將「參里」附近一山稱為「參里山」(今沙井壆崗、衙邊一帶)。

黃舒死後,葬於「大田鄉豬母岡」。該墓於2001年在沙井的步涌社區大田村被發現。

黃舒是深圳歷史上第一個文化名人。現今,福田區上沙、下沙、上梅林,南山區北頭村,寶安區上合村的黃氏族人,均追認黃舒為其遠祖。下沙村祠堂里楹聯「澤傳參里,聲訖程鄉」,上沙村祠堂里楹聯「參山衍派,椰樹長春」,上合村黃氏宗祠內的牌坊「孝行流芳」,這些字句里的「參里」「參山」「孝行」,指的就是黃舒的典故。

(5)《新安縣誌·人物·鄉賢》載「何真,字邦佐,元至正中仕,為河源務副使。時,嶺海騷動,棄官歸。莞民王成、陳仲玉抅難。真舉義兵,執仲玉。成築砦自保,真以鈔十千購之。其家奴遂縛成以獻,真賞畢,烹其奴。叛將黃裳等據惠,人皆響應。真召義勇平之,撫循二境。南海民邵宗愚陷廣州,真率將校復其城。擢廣東分省參知政事、鎮江西行省中書左丞,尋改福建中書省左丞,仍治廣州。明初,首舉全境歸附,以功封東莞伯,食祿一千五百石,予鐵卷,賜鈔萬貫,甲第一區。卒,賜葬京城南八里岡。子八人,知名者三。今大莆、莆心、筍崗、松園下,皆其裔也。」  

何真,字邦佐,東莞縣員頭山人,元至正年間為河源縣務副使。當時正值元末,天下大亂,便辭官歸里,居坭岡(今羅湖泥崗村)。此後數年,何真帶鄉兵分別殲滅叛軍陳仲玉、王成等,又先後平定了廣州、海豐、循州、梅州、河源、興寧等地割據勢力,被擢為廣東分省參知政事、鎮江西行省中書左丞、福建中書省左丞等,官至二品。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元滅明興,何真深明大義,首舉全境歸附大明。何真奉詔入朝,以功封「東莞伯」。

何真子孫後回筍岡定居,繁衍生息,分派筍岡、松圍下(香港北區松園下)、崗頭、大莆(原深圳水庫中大埔圍)、莆心(羅湖布心村)等村。

明代中期,何真四世孫何雲霖等把何真曾居住過的地方擴建為城寨式村圍,也就是現在仍保持原貌的羅湖筍崗村的「元勛舊址」「筍崗老圍」。元勛舊址是深圳目前最古老的廣府圍村建築之一。

(6)《新安縣誌·人物·忠義》載「陳文豹,字御赤,南山鄉人,分居西鄉。順治丙戌三年,總督佟養甲入粵。文豹募兵保境。丁亥四年三月,毀家佐張家玉軍取新安、襲東莞,六月,大兵至,戰於赤岡山下死之。事見<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録>,奉旨入祀忠義祠。」《新安縣誌·廟壇》載「忠義祠,在東門外、文廟尊經閣西。祀明殉節訓導張純儒、布衣陳文豹、劉君培、馬明山、李登英五人。

陳文豹,字御赤,南山村人,他的祖父在明萬曆年間遷居西鄉。明崇禎初年陳文豹考中秀才。崇禎末年,當清兵總督佟養甲攻入廣東後,陳文豹組織了二千多人的團練,保境安民。清順治四年(1647年)三月張家玉在東莞抗清失敗,逃到西鄉,得到了陳文豹的擁戴,陳文豹拿出所藏鉅銀,招兵買馬,收復了南頭城。四月,西鄉遭到清軍的圍攻,百姓人人上陣助戰,大敗清軍。兩個月後,清軍大部隊攻陷南頭城,之後又圍剿西鄉,經兩天兩夜的廝殺後,陳文豹壯烈犧牲。清代,奉旨入祀忠義祠。

(7)《新安縣誌·烈女傳》載「梁、游二氏,俱歸德沙浦(今松崗沙浦村)人也,梁為游姓養媳,年少尚未合巹。其小姑游氏,許字徐姓,亦未及笄。嘉靖壬辰,海寇許哲桂劫掠茅洲,二氏被擄,曳至水濱,脅登舟,欲犯之。拒,罵不絕口。賊怒曰:從則生,不然,膏我刃矣。二氏曰:吾守正而死,猶生也。遂被害。後覓得二屍,面色如生。葬之石鼓墩,鄉人題曰:雙烈。知縣孫學古有詩哀之。」《新安縣誌·丘墓》載「雙烈墓,梁游二氏……鄉人為之立石在涌頭石鼓墩。

梁氏、游氏兩名女子,是沙浦村(今松崗沙浦村)人。梁氏祖籍東莞蜆涌,當時是沙浦村游姓的養媳,但尚未成婚。她的小姑(夫婿之妹)游氏,也是已許配了給徐氏的,未滿十五歲。明嘉靖壬辰年,海寇許哲桂劫掠茅洲墟,梁、游被擄,被拖至茅洲河邊,欲將兩人拖上船然後侵犯,並威脅若不從就殺。梁、游誓死不從,並說:我們守貞節而死,與生無異。遂被害。數日後,鄉人找到了她們的屍體,將之葬於石鼓墩,名:雙烈墓。

(8)《新安縣誌·勝跡略》載「雲溪寺,在縣西四十里歸德場參里山之麓。嗣改萬壽寺,今復改為雲溪寺」。明崇禎《東莞縣誌·外志》載宋代進士曾宋珍的《雲溪寺捨田詞記》「雲溪寺,天聖四年薙榛參里山。景佑四年,移賜歸德場。是時,僧且丐飲食以卒日。紹興癸亥,蔣八姑捨田數頃令,鄧縣君復益以百畝,其多寡不必較然。自紹興至今百二十八載,而先後喜捨僅兩婦人,信乎好善之不多見也。縣君適曾氏謂士廉,先三十年逝。縣君銖積寸累而後有此田,一旦捨之,無難色,礱石而求。予記予謂,嘆曰:一切法,惟愛故壞,惟捨故常在……是祠也,將以為諷吝警貪……

雲溪寺始建於北宋天聖四年(1026年),在參里山下。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遷至歸德衙署旁(即今沙井衙邊村雲林)。雲溪寺在雲林的時期,寺中和尚連果腹都困難。南宋紹興十三年(1143年),蔣八姑捐田數頃資助雲溪寺回遷參里山。沙井東山塘下的曾士廉之遺孀鄧縣君得知蔣八姑捐田建寺之事,亦將百畝田產捐出。同年,雲溪寺遷回參里山。咸淳五年(1269年),雲溪寺為紀念蔣八姑、鄧縣君,建了一座捨田祠。一百二十八年後,當地的名士曾宋珍(進士,邑之羅田人)得知蔣、鄧捐田之事,遂為捨田祠作記。曾宋珍有感而發,寫道「自紹興至今百二十八載,而先後喜捨,僅兩婦人,信乎好善之不多見也」。

(9)《新安縣誌·古蹟》載「龍津石塔,在邑之三都沙井村河邊。宋嘉定年間鹽大使建石橋於沙井之東北。橋成之日,波濤洶湧,若有蛟龍奮躍之狀,故立塔於上,以鎮之。

龍津石塔,又稱花塔公和渡頭石塔,位於臣上村(即今天沙井四村)橋東五巷。建於南宋寧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是深圳地區現存最古老的地面建築

宋時,沙井的龍津渡頭是沙井河口,河口外是波濤洶湧的海水,人們往來兩岸十分不便。宋嘉定年間(1208—1224年),派駐此地的鹽官承節郎周穆倡議各界捐款修築了龍津橋。在大橋落成典禮之日,適逢暴雨,洪水與海浪洶湧。於是便請來高僧化解,在橋旁邊築一座刻有經文和咒語的石塔,以鎮水患。石塔築好以後,海面常年風平浪靜。

石塔的正面刻有「凖提宮」三個字,石塔的背面還清楚地刻有「嘉定庚辰孟夏立石」字樣。2004年被寶安區人民政府列為區級文保單位。    

(10)《新安縣誌·書院》載「文岡書院,在城西五通街,知縣段巘生建,今圮。舊址猶存。按,書院,原徐守備購蔡葉各姓圍屋基址,整舊增新……雍正二年,知縣段巘生以金一百購為社學,顏之,曰:文岡書院……」「鳳岡書院,在城南和陽街原海防廳舊址,康熙十八年改為東莞場署。嘉慶六年詳奉準,將裁汰東莞場衙署改建鳳岡書院……布政司康基田顏以額,曰:鳳岡書院……

深圳地區舊有康熙時期的寶安書院及雍正時期的文岡書院。至嘉慶年間均已廢圮多時。嘉慶七年(1802)新安縣獲準在南頭城建立新的學院——鳳岡書院。

鳳岡書院就是今日南頭中學及南頭城學校的前身。

清末1905年,廢除科舉制。次年,鳳岡書院更名為鳳岡學校,鳳岡學校也被譽為深圳近現代教育之根。

民國三年(1914),鳳岡學校更名為「寶安縣第一高等小學」,是全縣當時唯一一所縣立高等小學。1926年,分設中學部在南頭城東門外義學街的學宮,名「寶安縣立初級中學」,開創寶安縣中學教育的先河。1928年,更名為「寶安縣立第一初級中學」。

1938年10月,日軍佔領寶安縣,鳳岡書院(小學部)被拆,小學部被迫遷到文岡書院舊址,更名「九街小學」。而中學部亦被日寇夷為平地,被迫停辦。抗戰勝利後,中學部復校,使用九街小學校舍復課,九街小學則遷到了南頭城內的「文家祠」繼續辦學。

1950年,縣立第一初級中學改名為「寶安第一中學」,簡稱「寶一中」。

1958年,寶一中改名為「寶安縣南頭中學」。南頭中學的名稱也一直使用到了今天。

鳳岡書院當時由布政司康基田書以之匾額「鳳岡書院」,今仍存於南頭中學校內。

1985年,九街小學遷至現校址並改名為「南頭城小學」。2021年升級為九年一貫制學校,並更名為「深圳市南山區南頭城學校」。

二百年來,鳳岡書院及其傳承者南頭中學、南頭城學校,為傳承中華文化、培育國家英才作出了巨大貢獻。

(11)《新安縣誌·宦跡》載「劉穩,號仁山,湖廣酃縣人,隆慶六年任巡道。(新安)邑原隸東莞,離治百餘里。倭夷海寇往往為患,惡少嘯聚淫祠。公行部至,禁祀撤像。以鄉約所額焉,朔望誦讀聖訓。狥鄉民吳祚等之,請:以東莞相距遼闊,稽察難周,民易為奸。因轉詳大憲,設立今治。暇集諸生,講明道學,文風翕然,丕變。其後,擢南京太僕貳卿,士民擁道遮留者,以萬計。公慰以詩,復追送小金山乃還。爰創立生祠,共捐租若干畝以為祭田。萬曆四十三年,詳允入祀<名宦>。」《新安縣誌·廟壇》載「汪劉二公祠,在南門外崇鎮裏,山川壇之側。祀明兵部尚書、前巡道汪鋐,前巡道劉穩。

明朝嘉靖年間,從山東到粵東沿海的倭寇雖然已基本被蕩平,但剩餘的小股分散倭寇仍侵擾廣東沿海,劫掠廣東民眾。東莞縣(約包括今東莞、深圳、香港)沿岸便常受到海盜及倭寇的侵擾,而朝廷當時重點防守北疆而無暇解決廣東海患。倭患同時,嘉靖四十年(1561年),東莞縣及周邊又發生大饑荒,饑民到處搶奪糧食,大肆搶劫米鋪及其他店舖,人稱「辛酉之變」,南頭城亦人心惶惶、隨時暴亂。而南頭、九龍、大鵬等(即今深圳與香港之地)地處東莞縣的南部,距離東莞縣城路途遙遠,東莞縣鞭長莫及。這既不利處理民間各種突發事件,更不利抗倭除寇的及時反應。隆慶五年(1571年),甚至發展到倭寇圍攻大鵬所城四十天。倭患期間,東莞縣南部將士多人戰死,鄉民多被搶掠與殺害。禦寇與安民,便是促成了設立新縣的兩大原因。

隆慶六年(1572年),鄉賢吳祚(南園村人)等人帶領鄉民向視察南頭城的廣東提刑按察司副使劉穩陳情:「辛酉之變,闔郡皆然,雖由天變,實亦人事。為濱海萬年計,久安不如立縣便。」劉穩深感事態嚴重,迫切需要分立新縣以利禦寇安民,實行有效管治。隨後便想盡辦法將設立新縣的奏摺上呈朝廷,最終得以批覆同意分立新縣。萬曆元年(1573年),朝廷將東莞縣七都至十三都共七個都五百村劃歸新縣管治,並將新縣命名為「新安」。

分立新安縣後,新安縣重修紀念抗擊葡人有功的汪鋐的汪公祠,將創建新安縣有功的劉穩也合祀進去,易名為「汪劉二公祠」。

(12)《新安縣誌·宦跡》載「汪鋐,號誠齋,徽州婺源人。正德十六年任巡道,番彝佛朗機假朝貢佔據屯門海澳,時肆剽掠、屠食嬰兒。御史邱道隆、何鼇前後具奏,準行驅逐。公親冒風濤,指劃方策,號召編民,率以大義,戰而克之。所獲貲財,釋賁下,秋毫無私。旋升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民立祠於崇鎮裏,以報功德。今合祀海道劉公。萬曆四十三年,詳允入祀<名宦>。

汪鋐,字宣之,號誠齋,徽州婺源人(今江西婺源人)。明朝正德年間(十六世紀初期),佛朗機(即今葡萄牙)當時是海上霸主,常以馬六甲等在南洋的殖民地為據點對中國沿海進行侵擾,試圖在中國開闢殖民地。當時葡萄牙人已佔據屯門島(今香港大嶼山)、葵涌海澳等地若干年。正德十六年(1521年),作為廣東海道副使的汪鋐奉命驅逐葡人。汪鋐親臨南頭城,在完成備戰後,即派軍隊驅趕葡人。明軍初戰因武器裝備落後而失利,後設計得到了佛朗機炮和蜈蚣船的製造方法,明軍的戰鬥力得到大大加強。數月後,汪鋐指揮明軍向葡軍發動進攻,葡軍大部分被殲滅,明軍大勝,收復了被葡人盤踞的「屯門島」及其他被佔領土。該事件史稱「屯門海戰」,是中國與西方殖民者的第一次上規模的交鋒。

嘉靖八年(1529年),汪鋐奉調進京,南頭鄉民決定為汪鋐立生祠,名「都憲汪公遺愛祠」(汪公祠)。萬曆元年,新安縣知縣吳大訓重修汪公祠,並將創建新安縣有功的劉穩也合祀進去,易名為「汪劉二公祠」。汪劉二公祠歷代歷經重修,如今僅存後殿。1988年,深圳市政府公布其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3)《新安縣誌·行誼》載「蔡珍,字席聘,沙浦人。積學能文,屢試高等,學使深器之。而謙光龐德,邑中尤所共仰。乾隆丙子科以<詩經>中式。掌教文岡書院十餘年,多士咸被甄陶。其次子蔡學元,幼以穎悟見稱,庭訓綦嚴。乾隆乙卯領鄉薦,嘉慶戊辰捷南宮。家學淵源,有自來矣。」《新安縣誌·甲科》載「嘉慶十三年戊辰科<吳信中>榜第三甲:蔡學元。邑之沙浦人,授咸安宮學漢教習,任肇慶府教授,調潮州府教授。」《新安縣誌·鄉科》載「乾隆二十一年丙子科:蔡珍。邑之沙浦人,以<詩經>中式,有傳。

蔡珍是沙浦村(今深圳松崗沙浦村)人,勤奮好學、知識廣博,屢次會試均成績出眾,深得教員與官員器重。他為人謙讓,在縣內為民眾所尊敬。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蔡珍以《詩經》中舉人。後在新安縣南頭城的文岡書院執掌教育十多年,在其門下教出許多優秀學子。

蔡珍的第二子蔡學元,於乾隆六十年(1795年),領鄉薦(中舉),於嘉慶十三年(1808年)戊辰科吳信中榜第三甲(進士),後授咸安宮學漢教習,任肇慶府教授,又調任潮州府教授。「咸安宮學漢教習」,即皇家子弟的漢語教師;「教授」則是府(地區級建制)里管理全地區教育和課試的主要官員。蔡學元登榜進士後,榮歸故里,於村前的富祖蔡公祠(今沙浦蔡公祠)西側築了「進士第」,又在村前樹立三對旗桿石。上刻:「嘉慶戊辰科進士欽取咸安宮官學教習蔡學元立。」

(14)在深圳大鵬城內(今鵬城村),賴氏一家三代在清代出了五將(均從二品以上)。

大鵬城賴氏的賴世超,與劉氏(賴太母)共育有三子,長子英揚,次子揚,三子信揚。賴世超屢建軍功,封從二品武功將軍。

賴英揚(1776-1840),賴世超長子。出生於乾隆四十一年。歷任大鵬營外委、升補把總、水師提標中營千總、署理廣海寨守備、瓊州鎮總兵、續署山協副將,後升澄海協副將、署理碣石鎮總兵官,屢獲戰功。道光十八年(1838年),補授浙江定海鎮總兵官,封從一品振威將軍。

賴信揚,賴世超第三子。生於乾隆四十七年(1783),在大鵬營入伍,後升把總,之後歷任香山協左營千總、澄海營守備,後任都習、參將、副將等職。道光二十七年(1847)晉封福建廈門水師提督授安鷺將軍,賞紅頂花翎,封正一品建威將軍。賴信揚是目前深圳發現的清代級別最高武將。

賴恩爵(1795-1848),賴英揚長子。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系列反侵略戰爭中的第一仗「九龍海戰」的指揮官。歷任兵士、把總、千總、守備、都司、游擊、補海門營參將等。道光十九年(1839)九月十四日,英國船挑起事端,向清軍開炮。賴恩爵帶領水師戰船,配合九龍炮臺的火力,擊翻英船一艘,打死17名英兵。史稱「九龍海戰」。戰後道光皇帝賞賴恩爵頂戴花翎,封「呼爾察圖巴圖魯」(勇士)名號,並升授副將。之後,又指揮了中英穿鼻洋海戰、官涌海戰等,屢立戰功,被提升為南澳鎮總兵。道光二十三年(1843)升任廣東全省水師軍務提督,封從一品振威將軍。1848年,53歲的賴恩爵逝前留下遺願——「希望有朝一日,收回香港島」。1997年6月21日,散居世界各國的百多位賴氏後人,紛紛回到大鵬古城。在賴恩爵將軍第,懸掛上一幅紅色紀念牌,上寫「還我祖願」。9天之後,香港回到了祖國懷抱。

賴恩錫,賴信揚第六子,生於道光四年(1824)。歷任把總、千總、水師候補游擊,屢建戰功,曾多次受獎。之後又調任海防要地擔任長官,清同治年間晉升為福建晉江鎮臺,賞賜藍頂花翎,封從二品武功將軍。

(15)據傳,陳仙姑原名陳端和,清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出生於公明的水貝村(現上村、下村)的一個貧苦家庭。當時,水貝村及周邊瘟疫蔓延。陳端和不辭勞苦走訪了周邊各縣各地,搜集、整理了許多治病良方,治好了大批患者,因而深受鄉民的喜愛和敬佩。民間後又傳說天庭封陳端和為大陂河新的河神。陳端和從此升仙,改稱為陳仙姑。

同治年間,水貝村陳氏給陳仙姑立祠。後於上世紀70年代被毀。2006年9月仙姑祠重光,陳仙姑的祭拜活動得以恢復。2008年,《陳仙姑的故事》被列入深圳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

《新安縣誌·古蹟》載「王母樁臺,在大鵬王母洞村前,有大石高數丈,俗傳王母梳妝於此」。

據傳,南宋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都城臨安已被元軍攻陷。皇太后楊淑拖著幼主趙昺,在群臣、隨從簇擁下,沿海一路西逃,從大亞灣海濱上岸來到今日深圳大鵬的王母一帶。

楊淑帶幼主皇帝母子等人在該處稍作歇息,楊淑又在一高石上稍作梳妝,就又要匆匆前行。隨從中許多人不願意再走了,楊淑便批準他們在當地留下來。之後,隨皇帝母子走的,都死於崖山之戰。留下來生活的人為紀念皇母,把當地稱為「皇母洞」。後來又成了「王母洞」,後來又衍生出地名「王母圍」「王母墟」等。

(16)《新安縣誌·古蹟》載「赤灣,由南山落脈,兩翼盤護。天后宮殿在焉,前臨海,洪濤萬頃,一望無際。伶仃數峰,壁立海中,相峙如案。天后,神甚靈,凡船經此,必禱祀之。嘉慶乙亥,廟貌更新。

赤灣天后宮始建於宋末,是供奉天后(天妃、媽祖)的廟宇。明清及之後,赤灣天后廟又經歷七八次重修, 到清嘉慶年間,已佔地900畝,辟有99道門,成為沿海地區最大規模的廟宇。赤灣天后宮上世紀60年代曾遭到嚴重破壞,直到1992年開始重修。1995年,赤灣天后宮重光,傳承了600多年的赤灣祭媽祖大典習俗也隨之恢復。據傳,赤灣天后宮十分靈驗。

宋少帝陵,又稱宋少帝墓,是南宋最後一個皇帝趙昺的陵墓,位於赤灣村少帝路,是廣東省境內唯一的一座宋代皇帝陵寢。

宋末,崖山會戰後,丞相陸秀夫見大勢已去,於是背起8歲的小皇帝趙昺,跳海殉國。宋少帝投海後,屍體隨著海水漂流到赤灣。後被人撈起,人據其服飾,認出遺體是皇帝,於是將其安葬在小南山赤灣村。

(17)《新安縣誌·水》載「合瀾海,在縣西北八十里,福永司之左。」合瀾海即今沙井、福永西的珠江口海面。

(18)《新安縣誌·山》載「杯渡山,在縣南四十里,高峻插天,原名羊坑山,一名聖山,南漢時封為瑞應山。」杯渡山即今香港屯門的屯門山,又稱青山、聖山。

(19)《新安縣誌·山》載「大鵬山,在縣東一百六十里,一名七娘山,大鵬所鎮山也。昔傳有仙女七人游此。以其如鵬踞海,故名。

大鵬山即今大鵬區的七娘山,因其「如鵬踞海」,故名大鵬山、大鵬嶺。

《新安縣誌·水》載「滘水,在城東四十里,發源於梧桐,右莆隔,左龍躍、雙魚諸山。西流曰鉗口河、北出曰大沙河,二支分流,至滘山合流而西,曰滘水。經黃岡逶迤四十里入後海。

滘水即今深圳河。深圳河發源於梧桐山以及北邊的莆隔(布吉)、南邊的龍躍頭(香港粉嶺)、雙魚(香港上水),與大沙河(沙灣河)河流後經黃岡(皇崗)匯入後海。

(20)《新安縣誌·建置略》載,今深圳市境內有「知縣署」(縣衙)、「典史」「教諭署」「訓導署」「縣丞署」「官富巡檢司」「福永巡檢司」等等行政治理政機構。其中巡檢司是一個負責邊防、緝盜、打私的機構。

除了行政機構,還有「東莞守御千戶所」(即今南頭城)、「大鵬守御千戶所」(即今大鵬所城)和各墩臺、營盤、塘房、汛等軍事機構

(21)舖舍又稱驛站。《新安縣誌·政經略》載,今深圳市境內有「周家村舖」「流塘舖」「急遞舖」「大涌舖」「月岡舖」「大鵬舖」等等舖舍。

《新安縣誌·墟市》載,今深圳市境內有「黃松岡墟」「南頭中市」「西鄉大廟前市」「沙井墟」「清平墟 」「深圳墟」「平湖徐」等等墟市。

(22)《新安縣誌·序》載「新安縣……管轄市、墟,又有土著、客籍之分。舊志亦略而不著,此縣誌所當重為編輯也哉」。《新安縣誌·學制·客籍學額》載「按,新安自復界以來,土廣人稀,奉文招軍田客民。或由江西、福建,或由本省惠、潮、嘉等處陸續來新承墾軍田並置民業……嘉慶七年,奉旨另設客籍學額,歲試取進文武各二名,科試取進文學二名……

新安縣的原住民分「本籍」「客籍」「疍籍」三種。

「本籍」在《新安縣誌》中又稱「土籍」「土著」「土人」,意即本土籍村落居民、土著居民,即康熙遷界(1662年)之前就存在於新安縣的村落的居民。「本籍」大部分為明代遷入新安縣,有五六百年歷史,少數村落從宋代、唐代甚至遠至晉代已遷入。此類村落在解放前又稱「本地村」,學界現時則稱之為「廣府村落」。該類居民大多以農耕為主,副以漁業、蠔業及工商業,另有部分被編入「灶籍」煮鹽。經統計,《新安縣誌·都里》中,記有村落857條,其中「本籍」582條。

「客籍」,即康熙復界(1669年)之後朝廷為恢復生產、填補新安縣人民流失而從「江西、福建或由本省惠、潮、嘉」遷來新安縣開墾的客家人,即從江西、福建、本省的惠州、潮州、梅州(原稱嘉應州)遷來的客家人。這些客家人村落在新安縣的歷史會有三百多年,在《新安縣誌》中被記為「客籍」。由於客籍居民是復界之後遷來,故此只能在土地交貧瘠的觀瀾、布吉、石巖、西麗、鹽田等山區立足,並開荒種田。經統計,《新安縣誌·都里》所記的857條村落中,有「客籍」275條。

「疍籍」,又稱疍家或「水上人家」。此類疍家村落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前漂泊於海上,以漁業及不上岸的小買賣為生,陸上無寸土。土地改革後,疍家人就地落戶、分得田地,從此上陸定居,開始務農。

「灶籍」並不是一種「民籍」,而是一種「業籍」。是指被編入造鹽業的一類人員,又稱「鹽丁」「灶丁」。古代新安縣是中國重要產鹽地區,曾有歸德場、黃田場、東莞場、官富場、疊福場等鹽場,許多地名仍保留造鹽業即鹽場衙署痕跡:衙邊、灶下、北灶、新灶、灶頭、衙前圍、鹽灶、鹽寮下、鹽田等等。

(23)參看(11)「劉穩分縣」。

(24)清康熙《新安縣誌·地理志》載「(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分南粵,置九郡。南海郡領縣六,邑於時屬番禺。後置司鹽都尉於東官場,即今城外鹽課司也。晉成帝咸和元年,分南海,立東官郡於場之地,治寶安,即今東門城外城子岡,領縣九……」《新安縣誌·考附》載「按晉咸和六年,分南海,立東官郡,領縣六,首寶安……

    深圳自古以來就是產鹽之地,製鹽業是古代該地區的支柱產業。漢武帝時期,實行官辦鹽鐵(鹽鐵專賣),在全國28個郡設立「均輸鹽鐵官」,在南頭設有鹽官。

東漢時在今南頭一帶設立「東官場」(東官鹽場)。三國吳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在南頭設「司鹽都尉壘」。

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一說咸和元年公元326年),析南海郡,在東官場置新郡,並以場為名「東官郡」。同時設立寶安縣。東官郡治和寶安縣治都在南頭。

(25)清《粵閩巡視紀略》載「晉咸和元年置東官郡,首寶安…其寶安舊基,洪武二十七年改為東莞所…萬曆初,即所城稍擴之,置縣治,名新安,沿寶安之名也」。清康熙《新安縣誌·輿圖志》載「邑地枕山而面海,周圍二百餘里,奇形勝跡不一而足,而山輝澤媚,珍寶之氣萃焉,故舊郡名以為『寶安』。明萬曆改元,剖符設治,名新安,取其『革故鼎新,去危為安』之義。

萬曆元年(1573年),朝廷將東莞縣七個都五百村劃歸新縣管治,並將新縣命名為「新安」。「新安」即沿用了「寶安」之名,有「新寶安」之意(當時「寶安」指東莞),又有「新縣安寧」之意,官方更授予其「革故鼎新,去危為安」之寓意。而「革故鼎新」一詞,恰恰又有「改革」與「創新」之意,與今日深圳的立市精神完全相配,其巧乎也。

(26)《新安縣誌·山水略》載「寶山在城北八十餘里,上有潭,潭下有石甕,二飛瀑注之,奔響如雷。昔寶安以此得名,今入東莞。

晉咸和六年,寶安置縣。『寶安』一名,因境內有座寶山(今東莞市樟木頭鎮寶山,現闢作森林公園)而來。明《衛邑武坊記》又雲:「言寶,得其寶者安,凡以康民也」。故縣名「寶安」。今香港特區之地,歷史上一直屬於寶安縣(東莞縣)以及後來的新安縣所轄。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間,中國清政府將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割讓、租借給英國。原屬新安縣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脫離其管轄,寶安縣與香港從此劃境分治。至今,香港原住民依然習慣將籍貫寫作「寶安」。

(27)《詩經·大雅·文王》載「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周文王稟受天命,昭示天下,周雖然是個古老的國家,但上天付與了她新的使命,那就是要她不斷革新。

有著五千年歷史的中國踏入新時代,新時代賦予了中國「中華崛起、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而深圳市,若從建立獨立的行政區「新安縣」以來計,至今已有450年,可謂是個老縣。在新時代亦賦予了深圳市改革、開放、創新、先行示範等等新的歷史使命。故此,「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責任編輯:林鏗泓 《古代深圳何所有》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