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暨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40周年之際,紀念黃埔軍校建校百年座談會6月23日在上海舉行。座談會前,黃埔2期生胡靖安將軍之女、香港大中華會主席胡葆琳女士接受了媒體採訪。
胡葆琳女士表示,今年是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100 年前,國共兩黨攜手成立陸軍軍官學校,又稱黃埔軍校,這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化軍事學校,被譽為培養將帥的搖籃。前不久,習近平主席為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暨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40周年致賀信,令廣大黃埔同學及親屬深受鼓舞。
胡葆琳女士說,我來自香港,很榮幸參加在上海舉辦的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座談會。上海是我從小生活的故鄉,也是我陪伴父親度過生命最後階段,聽他講述東征、北伐和抗日戰爭經歷的地方。父親告訴我,「到黃埔去!」是當年有志青年的崇高理想。那時,他正在孫中山大元帥府擔任參謀總長李烈鈞的衛士,得知黃埔軍校招生的消息後,他非常嚮往。後來,李總長推薦他去廣州警衛軍講武堂。大約三四個月後,孫中山先生決定將講武堂的學生併入黃埔軍校第二期。於是,在 1924年10月的一天,講武堂的學生邁著整齊的步伐,走進了黃埔軍校的大門,父親終於實現夢寐以求的願望,成為一名光榮的黃埔學生,又於1927年,回校擔任黃埔軍校入伍生政治部主任。
黃埔軍校是一座革命的大熔爐,黃埔學生在這座熔爐中鑄煉了一顆火熱的中國心。早期的黃埔師生既有國民黨也有共產黨,他們雖然信仰不同,但是「打倒列強,剷除軍閥,統一祖國,振興中華」的目標完全一致,因此,每當國難當頭時,他們就毅然決然放下歧見、並肩作戰。在東征和北伐戰場上,英勇殺敵,視死如歸。在抗日戰爭中英勇戰鬥,赴湯蹈火,萬死不辭,立下赫赫戰功。他們將青春獻給祖國,用熱血和生命書寫了氣壯山河的不朽篇章。
一轉眼,100年過去了,當年參加東征、北伐和抗戰的黃埔師生們大多已經作古。然而,他們忠於國家、誓死保衛國家、願為國家和民族隨時奉獻生命的黃埔精神不死,民族大義永存。黃埔精神是黃埔軍校留給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是連接海峽兩岸黃埔人的情感紐帶。
2010 年胡葆琳女士與聶榮臻元帥之女聶力中將及臺灣退役上將許歷農共同創辦「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先後在臺北、北京、上海、武漢、香港、天津等地連續舉辦了九屆。該論壇2015年歸屬民革中央,成為以黃埔精神為紐帶,團結兩岸黃埔同學和後代共同反「獨」促統的平臺,展現了黃埔精神的巨大凝聚力和影響力。
目前,我們正處在一個偉大的新時代,中華民族正以前所未有的勇氣砥礪前行。習近平主席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光榮,也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使命。」我們作為黃埔後代,當傳承和發揚黃埔精神,廣泛團結海峽兩岸黃埔同學和後代,為祖國的統一大業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