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今日(11日)呼籲市民透過深入認識子宮頸癌及採取預防方法,如子宮頸篩查,響應世界子宮頸癌關注月。
世界衞生組織(世衞)在2018年呼籲各國努力於2100年或之前消除子宮頸癌。子宮頸癌是香港女性十大致命癌癥之一,2021年有596宗新增個案,即大約每120名女性,便有一人在75歲之前會患上子宮頸癌。衞生防護中心指,子宮頸癌新增個案按年上升,由2012年的469宗,升至2021年的596宗,十年間增加25%,不過接受篩查數字就下跌,2020至2022年只得52.1%,較2014至2015年的60.5%為低。
持續感染致癌的人類乳頭瘤病毒(又稱HPV)可引致子宮頸癌。吸煙、過早開始有性行為、有多個性伴侶或免疫力弱的婦女有較高風險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繼而患上子宮頸癌。因此,婦女應:
在未有性行為前接種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又稱HPV疫苗);
定期進行子宮頸篩查;
進行安全性行為(例如使用安全套及避免有多個性伴侶);及
避免吸煙。
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在婦女未感染病毒前(即未曾有性行為前)能發揮最佳效能。自2019/20學年起,衞生署在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下,提供外展疫苗注射服務,為合資格的小五女生免費接種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又稱子宮頸癌疫苗)。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學童免疫注射小組會到學校為就讀小學五年級的女學童接種第一劑子宮頸癌疫苗,而第二劑疫苗會於翌學年女學童升讀小學六年級時接種。2021/22學年小六女學童的第二劑子宮頸癌疫苗覆蓋率為89%,已達到《香港癌癥策略》為女學童訂定的子宮頸癌疫苗接種的70%中期目標覆蓋率。
大部分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或患上早期子宮頸癌的女性均沒有明顯癥狀。根據香港癌癥資料統計中心,超過40%子宮頸癌個案於晚期才被發現。因此,25至64歲曾有性經驗的婦女定期進行子宮頸篩查至為重要。然而,衞生署2020至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發現,本港只有約一半合資格婦女曾進行子宮頸篩查。
市民可於多個地點接受子宮頸篩查服務,包括衞生署轄下的母嬰健康院及婦女健康中心,以及非政府機構和私家診所。常見的篩查方法包括由醫護人員採集子宮頸樣本以進行細胞檢驗(又稱柏氏抹片)和人類乳頭瘤病毒檢測。雖然世衞把陰道人類乳頭瘤病毒自行採樣作為子宮頸篩查的有效方法,但目前尚未有充分國際科學證據證明其他人類乳頭瘤病毒自行採樣的樣本檢測(包括使用尿液樣本)為有效的篩查方法。
婦女如計劃在母嬰健康院進行子宮頸篩查,可透過24小時熱線3166 6631預約。更多有關子宮頸癌和篩查的資訊,可瀏覽www.cervicalscreening.go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