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標準打造數字龍華
高站位推進深圳都市核心區建設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1月17日至19日,深圳市龍華區正式進入「兩會」時間,龍華區政協二屆四次會議和龍華區二屆人大四次會議相繼召開。在人大會議開幕會上,該區區長雷衛華代表龍華區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全面回顧過去一年來的工作,擘畫2024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努力方向並部署具體工作。同時,「兩會」期間,龍華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紛紛建言獻策,助力數字龍華高質量發展。
龍華區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該區經過新時代十年的飛速發展,實現了從功能區到行政區的華麗蝶變,從城市副中心到都市核心區的歷史性轉變,穩居全國工業百強區第13位,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名列「賽迪中國百強區」第23位,較上一年上升3個位次;賽迪投資競爭力百強區排名第40位,較上一年上升10個位次,上升幅度為全國之最。與此同時,推動經濟持續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積極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城區範例,努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先行示範區。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完成「十四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的關鍵之年。不久前召開的龍華區二屆三次黨代會乘勢而上,旗幟鮮明地提出,全區要搶抓科技創新新機遇,拓展數字化發展新境界,在深圳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爭做先行者、勇當排頭兵。
新征程上奮發圖強、走在前列,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龍華新篇章。2024年,龍華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額保持千億人民幣規模。
展望未來,龍華區將全力加速「五個區」建設、全域推進數字化發展、全面促進「人城產」融合,高標準打造數字龍華,高水平建設中軸新城,高站位推進深圳都市核心區建設,堅定不移走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道路,積極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龍華實踐,為深圳加快建設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堅決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勇當尖兵作出龍華新的更大貢獻。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當前的龍華,轉型升級的勢頭越來越猛,城區面貌的蝶變越來越快,民生幸福的底色越來越暖,數字化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堅定,全區上下奮鬥向前、開拓創新的幹勁越來越充足、鬥志越來越昂揚。據不完全統計,數字經濟核心企業達1102家,總產出約4783億元(人民幣,下同)。北站數字經濟、大浪現代時尚、中部國際工程設計等3個市級總部經濟集聚區落戶龍華。成立全市首個現代時尚產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合作共建龍華(華為)智能製造和現代服務業創新中心,數字化轉型診斷企業數量突破1200家,落地項目超800個。在全市率先打造「經濟大數據綜合平臺」,AI招商引資、AI風險企業預警等系列應用獲全市推廣。
展望2024年,龍華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不斷塑造數字化發展新優勢,努力為深圳加快建設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勇當尖兵貢獻龍華力量。
在數字經濟方面,龍華以建設數字經濟核心區為抓手,以「兩硬兩軟」四大產業集群(「兩硬」:網絡與通信產業、智能終端產業;「兩軟」:人工智能產業、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為方向,全面加速數字經濟發展。
在新能源和儲能產業方面,龍華落地百億級儲能基金,新招引行業龍頭企業海辰儲能;在高端醫療器械產業方面,擁有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這是全國首個醫療器械領域的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還擁有以邁瑞醫療為代表的一批龍頭企業。同時,龍華還將充分發揮已有的產業基礎優勢,以平方公里級的深圳國際醫療器械城和千億級的能源科技城,「雙城」牽引發展壯大兩大支撐產業集群。
在低空經濟產業方面,堅持場景為王、產業支撐,依托「四網」聯通的低空智能融合基礎設施體系,當前已投入使用的5條無人機配送航線和新近揭牌的低空經濟產業園,持續完善低空經濟產業鏈,打造國家級低空試飛驗證基地和無人機智慧配送應用試驗區。
在現代時尚產業方面,龍華依托享有「全國女裝看深圳,深圳女裝看大浪」美譽的大浪時尚小鎮,以及數量眾多的知名時尚品牌總部企業、知名設計師,做大時尚影響力,打造灣區沉浸式時尚消費體驗高地。
更值得關注的是,龍華區加速構建深圳數字經濟核心區「一核兩軸三心多園」發展格局:「一核」即以北站樞紐片區、梅林關片區、華南物流園片區為核心,規劃建設國際數字經濟超級總部核心基地;「兩軸」即打造新經濟先鋒引領軸、數字技術築基軸兩大發展主軸;「三心」即建設新業態新模式未來活力中心、數智化轉型發展示範中心、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承載中心三大中心;「多園」即布局多層次的綜合軟件名園、特色型軟件名園矩陣。
高水平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
作為深圳的產業大區、製造業大區、外貿大區,龍華區將以創新為源、產業為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具有龍華特點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龍華將構建「一核兩軸三心多園」發展格局,高標準規劃建設深圳數字經濟核心區。其中,網絡與通信產業要推動「5G+千兆光網+智慧專網」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全覆蓋。智能終端產業要加快打造「智能製造+泛終端」集聚區。人工智能產業要打造人工智能場景實驗先導區。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要打造國際軟件名城核心承載區。同時,協同推進智能傳感器、精密儀器設備、激光與增材製造、細胞與基因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
為打造新能源和高端醫療器械兩大支撐產業,龍華將規劃建設龍華能源科技城,爭創國家級數字能源融合發展先行示範區,規劃建設深圳國際醫療器械城,打造全國規模最大的高端醫療裝備產業發展集聚區。
積極搶佔三大潛力新賽道,龍華還將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打造化合物半導體產業集聚區;發展低空經濟,規劃建設低空經濟產業園,打造低空經濟先導區;發展現代時尚產業,打造策展型時尚體驗中心。
以「百千萬工程」為牽引
全面深化改革擴大「朋友圈」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2024年,龍華區將打造更多立得住、叫得響、推得開的標誌性改革精品,構建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縱深推進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龍華區將加快港澳特色街區、龍華深港創意設計合作區建設。同時,加強與河套、前海片區的合作聯動,打造「河套創新+龍華轉化」「前海服務+龍華製造」新模式。依托深中通道、深惠城際等重大項目,加強深圳都市圈、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區域合作。
推動實現更高水平區域協調發展,龍華將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三張清單,培育更多特色精品項目。加強跨區域交流協作,推進共建產業園區和「反向飛地」合作。
推出一批原創型示範型引領型改革項目,龍華將探索數字資產交易機制,低空經濟試點改革,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國資國企改革、集體經濟改革、民生訴求綜合服務改革等一批重點領域改革。
融通大灣區交通先行
日前,香港至龍華壹方天地的直通車正式開通,每日8班次(往返各4班次),在屯門、荃灣、香港國際機場、尖沙咀海港城等多個站點停靠。
香港直達壹方天地直通車由中旅巴士開通。線路分為港島至壹方天地,九龍、新界到壹方天地,以及壹方天地至香港。其中壹方天地停靠站為山姆超市(E區)、C區、D區;香港停靠站則包括屯門市廣場、上環信德中心、香港國際機場、尖沙咀海港城、香港迪士尼樂園、九龍灣—東九龍文化中心等。大家可通過中旅巴士微信公眾號、小程序以及支付寶小程序等三種渠道購票。在任何一個購票界面,只需在「跨境巴士」選項選擇好出發和抵達城市,即可選擇合適的時間以及下車地點進行單程或者往返購票,十分方便。而票價則隨著停靠地點的不同略微浮動。隨著直通車的開通,深港兩地文旅交流進一步深化,也將為龍華強力引流再添助力。
2023年以來,深圳龍華區加大力度全面促進深港兩地融合交流。不僅推出系列活動,整合龍華的商圈、文旅等資源,還「組團」到香港開辦龍華區文旅推介會,讓更多港人深入了解龍華豐富的旅遊資源,並了解龍華各具特色的潮玩項目。
「隨著高鐵、地鐵等交通條件進一步完善,深港兩地文化交流也不斷加深,希望通過系列活動進一步加強深港兩地的人文交流,促進深港兩地文旅企業交流合作,提升灣區市民來深遊玩體驗感。」龍華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此外,去年11月龍華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還開通了香港至龍華的文旅專線(A、B線)。為方便更多市民以及香港市民春節期間來龍華遊玩,從2024年1月7日至2月25日期間,每逢周末及法定節假日龍華文旅專線繼續運行。「兩條文旅專線在此期間不限次數,免費乘坐。」據悉,為了推廣龍華新晉網紅打卡點,龍華文旅A線新增開市客站點,遊客可在華南首家開市客旗艦店盡情享受閑逛和購物的樂趣。
目前龍華文旅專線A線首末站為福田口岸公交總站,停靠站點包括崗廈村、惠鑫公寓、紅山地鐵站、龍華實驗學校、龍華壹方城等,運營時間為10時至19時(含周末及法定假日);龍華文旅專線B線首末站為福田公交總站,線路直達大浪商業中心,發車時間10時、17時(共兩班)。詳細車輛信息可通過小程序「車來了」查詢。
委員建言獻策 助力數字龍華高質量發展
陳曉君:完善深圳數字經濟核心區商圈
近期,港人北上消費如火如荼,港人北上消費的種類多種多樣,目前港人消費呈現多點散播狀態,福田、南山、龍華均屬港人青睞的地點。
龍華區有全國最大的交通樞紐,深圳北站每日從西九龍迎來客流量日均7200人,因此說龍華在交通條件方面具備先天優勢,理應把握時機,促進龍華區深港軟聯通。
北站商圈以民治街道為例,有大型超市21間左右,盒馬生鮮2家,各大菜市場9個,營收達到一定規模(200萬以上)的各類餐廳約70多間,綜合性大型購物商場13家,髮廊、桑拿spa等休閒場所4000餘家。整個龍華區更是以倍數增加,因此說龍華區北站商圈有足夠能力接待港人消費群體。在此基礎上,建議進一步優化和打造北站國際商圈,一是進一步突出龍華交通優勢、引流港人北上落腳點為龍華。二是有策略的制定推廣龍華最佳目的地。三是制定應急責任部門,應對突發事件。
儲倩:加快創新生態體系建設 支撐龍華區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2023年,龍華區雖取得了工業投資增速全市第一和創新型中小企業入選數量全市第一的亮眼成績,但全區在創新平臺發展上還存在高等級平臺數量偏少、開發協同創新薄弱、重建設輕運營管理。儲倩建議,一是加強國家級創新平臺後備梯隊的培育,結合龍華區需求,實施省級創新平臺跳級行動,同時注重培育創造智造類新業態,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再實施省級創新平臺增量計劃,鼓勵高校與國家重點企業聯合,積極組建一批省級重點實驗室,支持科技類民辦單位、事業單位等新型研發機構,加快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站點建設。二是打造開放協同的創新網絡,建立科技資源共享平臺,從源頭上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三是加強創新平臺的運營和管理,完善創新平臺的考核和評價機制,加快制定出臺龍華區創新平臺管理辦法,根據創新平臺類型,制定分類評價體系。四是科學開展大地塊土地整備工作,摸清區內土地使用功效數據。積極推進「工業上樓」新模式,全面推動老舊產業空間提質增效,支持低效產業空間升級。聚力為「數字龍華」產業拓展新空間,更好地吸引頭部企業入駐龍華,帶動科技創新發展。
許實全:促進龍華智能製造產業價值鏈攀升
近年來,數字經濟已成為龍華區經濟發展的主引擎,智能製造產業已經具備規模效應,發展態勢良好。卻仍然存在參與價值鏈的程度不足、產業政策的效能還可以挖潛、數碼化賦能的方式不夠精細、專業隊伍結構性缺口仍然存在的問題。
針對以上問題及其原因,許實全建議一是要靶向發力,加快向價值鏈高端攀升的速度,建設更多智能製造創新載體和公共半公共創新平臺,緊抓產學研一體化推進,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構建更加完善的產業鏈供應鏈,加快價值鏈與綠色化的深度融合。二是要完善機制,深化產業政策扶持的力度。建立好產業政策與智造企業的精準匹配機制、智造行業關鍵指標動態評估和幫扶機制、數碼化全生命周期效果評價模型,強化對政策執行情況的科學監管和執行部門的效能評估,深挖產業政策潛能。三是要夯實基礎,細化數智化轉型賦能的精度,持續推進5G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在企業數字基礎建設中的廣泛應用,最大限度適配智能製造企業需求,開發面向智造業專業板塊,實現資源的共享和精準對接;推進產能適配體系建設。四是要多措並舉提升產業人才隊伍的厚度,要重視科研隊伍建設,引導成立行業協會和技術交流論壇,建立人才之間的良性互動,組織企業共建培養基地,用項目培養人才,持續開展系統實訓,降低基層技術推廣阻力。
楊靜:以高質量教育體系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龍華教育主動融入「數字龍華、都市核心」總體戰略,全力以赴補短板、優結構、推改革、強管理、提質量,基礎教育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然而,在向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龍華區基礎教育也面臨著一些困難和挑戰。
對此,楊靜建議一是要完善龍華基礎教育體系。注重教育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堅持以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構建規範完善的龍華教育體系。
吳育智:深化深港兩地交流合作
過去一年,隨著疫情消退,深港兩地的人員流動,互動交流逐步恢復常態,香港人來深消費成風,也有不少深圳居民到香港進行深度旅遊。龍華區位交通優勢明顯,深圳北站直達香港西九龍站,用時僅需15分鐘;科創資源豐富,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獨佔鰲頭;人文底蘊深厚,客家文化、紅色文化、時尚文化交匯交融。為充分發揮龍華獨特優勢,加強深港兩地交流合作,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個人建議:
一是搶抓港人北上機遇,積極宣傳我區特色,製作特色旅遊消費地圖,例如把龍華的紅色經典旅遊線路和壹方天地、紅山6979、開市客、大潤發、大浪商業中心等商圈串聯起來,同時加快建設北站國際商圈、大浪時尚商圈、觀瀾湖休閒商圈、觀瀾版畫基地等特色商圈,培育更多消費場景,與香港共建既覆蓋港澳、又輻射內地的「大消費區」。
二是進一步深化深港兩地以至國際化的教育交流和融合。建議由區教育局牽頭,主辦粵港澳學校交流合作活動,比如青少年成長峰會、STEM教學示範、教育研討會、教育研究項目、教育展覽或培訓活動等,推動龍華基礎教育創新發展。三是進一步推動龍華與香港科學園、香港應用科技院的合作,推動與香港科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高校合作事項落地,打造一批重點實驗室及科研中心。同時,為了吸引更多港澳及海外高端科研人才來龍華工作、生活、創業,龍華也應該主動爭取更優惠的稅務政策,例如南沙、前海已經在推行的港人港稅政策,也應該落戶龍華,從而提升龍華的吸引力和競爭性。 ( 文/常亮 張麗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