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香港第二期輕鐵全數退役,30年來風雨不改接載香港市民,不少市民表示不舍。
或許很多遊客都知道香港有叮叮車,但輕鐵卻鮮為人知。
輕鐵,在你逛遍港島就不會企及的地方——屯門、元朗。
因為這兩個區與一般人所熟知的香港不太一樣,遊客相對比較少,自然也就被忽視了。
輕鐵系統於1988年通車,早期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故又稱為「九廣輕鐵」,而後香港兩鐵合併,輕鐵納入港鐵公司。
輕鐵一直是新界西北區內的主要交通工具,隨著新市鎮的建設,輕鐵網絡亦不斷擴展。
自2003年天水圍支綫通車後,輕鐵網絡擴展至36.15公里,共有68個車站。
在這36公里的網絡之中,又規劃了12條行駛路線,就像巴士路線一樣,每條路線都有編號,亦可隨時調整。
輕鐵也為港鐵提供接駁交通服務,輕鐵乘客可於元朗站、天水圍站、兆康站及屯門站轉乘屯馬線。
屯門元朗的輕鐵與港島的電車(叮叮車)是不一樣的,雖然兩者都是路面有軌電車,但在香港,電車與輕鐵各有所指。
港島路面上的叮叮車。
港島的電車是遊人必乘的交通工具之一,也常在電影中入鏡;而輕鐵則是專門行駛在屯門、元朗兩區的軌道系統。
輕鐵是全港唯一採用開放式收費的鐵路系統,站臺上不設閘機。所有站臺的進出都沒有電子閘機和人工檢查,只有一個用來刷卡的機器以及自動售票機,和地鐵相似,可以直接拍卡進站,另外出站時再刷一次卡,實行分段計費。
無設人工管理,是不是就意味著可以逃票?
其實,針對可能存在的逃票現象,港鐵工作人員會在沿途站點或者車輛上對乘客進行抽查。一旦發現將會被罰上百元,甚至可能遭檢控,而且一經法庭定罪,最高可被罰款5000港元。
所以千萬不要因小失大哦
輕鐵的另一特色是優先過路權。早期為了讓輕鐵能夠行駛順利,所以擁有「道路優先權」,意味著輕鐵在道路上不論是平日道路或交匯處,都擁有優先行駛權。不過,此舉引致一些繁忙的道路經常交通擠塞,所以最後就把權限降低。
列車行進中受限於平面路權,市區段經常走走停停,不過到了市郊或叉路少的路段,才會有「火車快飛」的感覺。
輕鐵雖然常被人稱為「龜速」鐵路,其實速度也不亞於私家車,最高時速可達80公里,為確保安全才被限制時速。
由於輕鐵事故頻發,港鐵後來又要求全線輕鐵駕駛時速由15公里,減慢至10公里。
輕鐵專線標誌及道路標記↑
龐大的輕鐵網絡,分岔點非常多,遇有分岔點時,軌道就是會變得很複雜,這可能也是輕鐵事故頻發的原因之一。
早期輕鐵電車的塗裝為橘色,兩鐵合併後則全面更換為今日的藍、黃、紅色。
第一代輕鐵電車。圖源:香港鐵路工程中心
其線路圖也由橙改為泥黃色以避免跟前地鐵東涌線混淆。
左面為舊版線路圖(部分);左下角可見橙色舊標誌及通車時使用的名稱「輕便鐵路」。圖源:維基百科
輕鐵塗裝顏色明顯易辨,白鐵底的車廂,分別塗上黃色車頭、藍線車側以及紅色車門,與東、西鐵線的列車幾乎一致(除了車頭不是黃色以外)。
兩鐵合併後的輕鐵。圖源:Facebook
直到2009年底,上路的新車才換上新裝,其外型較具現代感,顏色以白底為主,並飾以紅色線條,富有港鐵地鐵的感覺,車身則由淺色的黃、紫線條帶過。
圖源:香港鐵路大典
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輕鐵列車只有單側可上下車,各月臺也均為側式月臺。
有趣的是,輕鐵電車的喇叭聲和港島的叮叮車一樣,也是「叮」的一聲,從車站出發時,會敲出清脆的一聲「叮」。
相比之下,屯門元朗的輕鐵,就變成了大型的「叮叮」……
如果想要去體驗輕鐵,最好遠離高峰時段,若是不熟悉輕鐵,最好還是帶上路線圖。
輕鐵路線圖(點擊查看大圖↑)圖源:港鐵
來香港玩,你會不會想去體驗一下輕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