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推動《基本法》第23條立法期間,有些人出於種種目的提出不少無理質疑,其中之一便是稱23條不利於文藝創作、收窄文化活動空間云云。不得不承認,這種質疑傳播不少、流毒不淺,以致影響到一些人對香港發展成為「文化盛事之都」的信心。但事實證明,這些質疑毫無根據,且看看昨天開幕的首屆「香港國際文化高峰論壇2024」,吸引了逾千名海外文化藝術機構的業界領袖聚首西九文化區。如果對香港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沒有信任和信心,這些國際文化巨擘、行業大佬何以紛至沓來?事實已讓那些無端的質疑不攻自破。
一個地方的文化活動是否興盛,要看那裏的客觀條件:倘若缺乏優秀的文藝人才,文化活動無從談起,等於沒有靈魂;倘若欠缺濃厚的文化氛圍,再多文化活動也無法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和參與,難以成為盛事。但最根本的條件必然是社會安定——試問,在一個汽油彈橫飛、人人自危的社會,會有海外文藝機構去舉辦大型展覽嗎?會有市民在一片恐懼之中欣然逛博物館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所以說,那些炒作23條不利於文化活動的論調,完全經不起客觀事實驗證。今屆「香港國際文化高峰論壇」是本港歷來最大規模的國際文化峰會,逾千名業界領袖「捧場」亦絕非小數目。峰會期間,西九文化區還會與不同文藝機構簽署約20項諒解備忘錄和文化合作協議,相信可為本港藝術團體、藝術家和年輕人,創造許多寶貴機會,拓闊他們的創作視野,助力文化活動更蓬勃發展。
當然,香港作為一個中西文化交匯的樞紐,文化活動絕不限於上述論壇,更多盛事陸續有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和第48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再過幾天就正式揭幕,大家可看到243家國際頂尖藝廊的藝術作品和來自50多個國家的逾200部作品;下月,第二屆「香港流行文化節」揭幕,到時大家可參加舞臺表演、專題展覽、戶外音樂會等20多項活動;下半年,我們將迎來首屆中國文化節、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這些接踵而來的盛事充分證明,香港是一個生機盎然的藝術、文化和活動之都。
香港要成為國際文化樞紐,沒有政府主動謀劃是不行的。這個財政年度,政府將向電影發展基金注資1.8億美元,向「創意智優計劃」注資3.7億美元,支持電影、藝術、設計和其他文化項目。當然,政府只是負責「搭臺」的,「唱戲」則需要業界,希望將來會有更多世界級藝術機構和文化品牌在港長期演出、駐紮,讓香港文化氛圍更加濃厚。
對於文化事業發展,香港本身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是世界上唯一具備中國和全球優勢的城市。如今香港進一步完善了維護國家安全機制,有了更安定的社會環境。我們絕不同意23條會妨礙文化活動之說,正如看不到西方國家的國安相關法律妨礙了紐約、倫敦、巴黎的文化活動。展望未來,香港文化產業將可獲得新的發展動力,推動香港文化事業在更廣範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融合發展。香港文化事業將會迎來一個比過往更輝煌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