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以科技創新聞名於世的城市,卻因一場文化展會在此落地,而被植入深厚的文化基因,濫觴出蓬勃興旺的文化事業。這就是文博會。
二十年,文博會早已文根「深」種,在這座創新之城耕耘出生命力旺盛、上下游體系健全的文化產業。
二十載,文博會如今已經穩穩肩膺「中國文化第一展」稱號,卻依然用行動告訴我們——它仍在不斷尋找自己的「新坐標」:今年首次設立國際文化貿易展,面積從上屆的3000平方米擴大至2萬平方米;設立「文創中國」專題展區,展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最新成果。
從昔日地方性的市級展會,發展成為輻射全國、走向世界的綜合性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文博會緣何歷久彌新?透過這扇持續「煥新」的文化展示窗口,我們又能看見哪些新變化?
文化之窗如何依然「推窗見綠」?
要觀察一個展會的使命變化,或許數字上的感知最為直觀。
今天,文博會展示規模已經從首屆的4.5萬平方米擴大到今年的16萬平方米、線下展商數量從首屆的700多家增加至3076家、參會國家和地區從首屆的10個增加至第二十屆的108個。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數字雖無聲,卻最能清晰勾勒出「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的蓬勃輪廓——規模、數量持續增長,這正是一個展會有活力、有市場最鮮活的證明。
數字之外,看展會結構之變,體會更深:8大展館設置涵蓋了文化產業綜合展、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創新展、文旅融合·文化消費展、國際文化貿易展等;在深圳全市設置52個分會場;與會場展區和展品同步的雲上文博會平臺——每一個增設的新場館,代表的都是一條文化領域賽龍奪錦的新賽道、新業態。
將視線拉回到本屆文博會會場,令人目不暇接的文創產品、層出不窮的吸睛「爆款」早已是歷屆文博會的常態,而這樣的上新速度還在加快:在文博會上,你幾乎能找到所有最新的文化產品品類,但產品的變化更迭永遠在路上——不少文化創意就在文博會一次次現場碰撞中誕生。在科技賦能之下,新產品、新模型甚至當場從紙上躍入現實。
如何讓文化夢想「一路生花」的同時,也借力展會博採眾長?文化產業從業者深諳此道。在本屆展會中,全球文化產業頭部企業參與度再創新高,全國文化企業30強以及海內外超220家頭部文化企業參展。不難預見,這些文化產業「頂流」和「新勢力」同臺競技、百花齊放的同時,一場激活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也必將會在此積厚成勢。
走過二十載,這扇「文化之窗」如何依然能時時「推窗見綠」、看見新意,正是文博會求變中始終不變的使命。
以展帶商
如何激活一池文化春水?
人潮熙熙,所為何來?參加文博會的人們或許會給你不同的答案。
不過,審度一場盛會是否成功,除了看展會的呈現水平和關注度,「變現能力」同樣是重要衡量標準。
博覽天下,以展帶商。我們不難看出,這場盛會對市場化的重視度有增無減,除了提供一個中外文化交流的平臺,關鍵還要為文化產業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從單純的「展覽」「博覽」到演變成為一場高水平的文化交易盛會,文博會使命的變化,恰恰是對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的回應,折射的更是文化市場對優質文化的渴求:展會期間,超12萬件文化產品和4000多個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將現場展示、交易,預計將有國內外超9萬名觀眾現場洽談訂貨,各種配套活動數量創歷史新高。
而回溯2004年首屆文博會,700多家企業和機構參展,合同成交額和意向成交額總計達356.9億元,據不完全統計,20年來文博會累計總的成交額已經超過了2.8萬億元。換言之,這場每年如期赴約、朝氣滿滿的文化盛會,不僅讓大家「有看頭」,也讓更多的文化企業「有賺頭」。
「文以載道」如何向新謀遠?
一場展會對一個地區、一座城市影響到底有多大?一組來自深圳市統計局數據最能說明——
首屆文博會舉辦時,深圳文化產業增加值僅佔GDP不到3%。從舉辦首屆文博會以來,深圳文化創意產業保持了平均20%的增長速度,成為我國文化輸出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口岸。
匯「頂流」、聚「財氣」。文博會的辦會使命遠不止為一座城市的文化產業「點石成金」,作為國際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風向標,文博會更有著聚勢謀遠的深意。
在本屆文博會會場內,這樣以「新」提質、以「新」促「新」的場景無處不在:國內外的頭部文化企業將產業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首秀」的首選地選在這裏。前沿文化科技、文化裝備製造、人工智能企業均爭先「秀出」最新最前沿的文化產品和技術方案。
探一展觀其勢,從這些重磅發布的「科技范兒」十足的文化產品中,我們不難感知文化新質生產力發展為傳統文化帶來的張力,更彰顯了中國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新氣象。
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透過文博會這扇窗,我們更能感受到文化的作用早已遠超文化載體本身的強大能量。從「以文匯友」到「以文載道」,從文博會使命的悄然變化中,更能讀懂文化的蓬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