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情侣真实露脸在线,精品国产片在线免费观看,欧美午夜精品免费理论片,中文字幕视频专区999zyz

香港商報
-- 天氣
皖歙縣:金龍潭來了「守藝人」

皖歙縣:金龍潭來了「守藝人」

責任編輯:嚴燕紅 2024-08-29 15:13:42 來源:香港商報網

    「古建也是一方人的回憶,修古建也是留住記憶、留住鄉愁……」盛夏八月,一群年輕的身影又出現在了皖南歙縣新安江畔的中國傳統村落坑口鄉金龍潭村。他們頂著烈日、冒著酷暑,在村內古建里彈線、揮斧、刨料……

    村民們知道,這是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鄉土建築保護與發展專項基金支持發起的「鄉土建築傳習營」又在開展古建修復、實踐、傳習活動。

    2019年以來,「鄉土建築傳習營」組織了全國各地百餘名熱愛古建文化和遺產保護的年輕人,對金龍潭村13處傳統民居、傳統建築進行了修繕保護。

微信圖片_20240829142147_副本.jpg

    匠藝傳承:土師傅變身古建「講師

    「拉木鋸也有技巧,身要正、鋸要穩,一拉一送,很有節奏……」8月5日,是2024年鄉土建築傳習營正式開營的日子,也是15名營員集中學習徽州古建技藝的第一天。在金龍潭村的一幢老宅子裡,本土的木工和磚瓦老師傅正在進行古建技藝現場教學。

    在14天的傳習活動中,營員們不僅要完成對這處老宅子建的修繕保護,還延展到了建築文化和施工技法的學習。為此,傳習營每年都會邀請當地有古建營造特長的老師傅充當「講師」,開展一系列木作榫卯、瓦作砌築的實操教學。

    徽州傳統古建以木結構為主,建築工種又以木工為主導。今年69歲的汪超林幹了47年的木工,練就了設計、繪圖和建設木結構房屋的本領。自傳習營2019年在村內啟動古建修繕以來,每年暑假,他都會暫緩在其他地方的古建修繕工作,回到村子裡「手把手」帶著營員修繕村內老宅子。

    老師傅回鄉教手藝,年輕的營員們怎麼看?90後的宋淳是一名建築藝術設計師,從沒有參與過古建修繕的她,第一次有了「陪伴式」參與古建修繕的機會。「老師傅在運用斧子或是鋸子時,可以把木料處理得很直,我覺得這些技藝是需要用時間去沉澱的。」當看到老師傅們拿起鑿子、木鋸,教導大家耐心細緻地替古建修復損傷部件時,她學到的不僅是手藝,更是一份匠心。

    「我們在學校的時候也學做過榫卯,應該是理論和實踐還有差距,做出來的榫卯不夠精密、也不很牢固。」營員苗佳和黃晨怡是來自上海城建學院古建工程專業的學生,在跟著老師傅學習技藝的過程中,她們現場成功製作出了榫卯,還學會了砌牆技術。她們說只要傳習營辦下去,就想跟著一直學下去。

    古建修繕,人是關鍵一環。人在則技在,技在則藝傳。傳習營組建以來,通過邀請有情懷、有絕活兒的老師傅,以真抓實練來培養年輕「工匠」。在經歷過一場場實操教學中,營員們增加的不僅是手上的技能,更有對古建崗位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不少營員在結束傳習後,選擇繼續「深耕」古建行業,致力於古建技藝的推廣和古建的修繕保護。

微信圖片_20240829142154_副本.jpg

    匠心守護:老宅子留住記憶鄉愁

    金龍潭村位於歙縣新安江畔,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村內擁有大量明清徽派古民居。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以及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置的古民居沒能抵擋住歲月的侵蝕。

    2019年,村內古建技藝師傅在外務工時,向傳習營介紹了村內古建情況。從那以後,傳習營每年夏天都會在村里開營,以當地古建師傅帶領志願者修復傳統建築的形式,來喚起社會對傳統文化遺產的關注。

    「我們在選擇修繕的古建時也有一些標準,如果是已經完全損毀倒塌的房子,修復肯定有非常大的難度,所以我們會選擇把有限的精力和資源,分配到最急需修繕的房屋上去。」鄉土建築傳習營帶隊老師高傳博介紹。今年夏天,傳習營主要修繕的「汪家院子」是一幢百年老宅。由於年久失修,老宅內的木質部分有一半以上都出現了腐朽,部分結構還出現了坍塌。

    「老房子是爺爺那輩修的,當時所有兄弟姐妹都是住在這裏的,後來隨著各家結婚立戶以及外出打工經商,就慢慢離開了這裏。」 「汪家院子」的主人、年近80歲的汪維平回憶,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金龍潭村還很熱鬧,家家戶戶都基本上住在徽派建築老宅子裡。

    後來,隨著住房條件的改善,以及年輕一輩不斷外出闖蕩,汪維平一家搬離了老宅。如今,每到佳節團圓,汪維平一家看到存滿「回憶」的老宅愈發破敗時,很是惋惜。

    對他們而言,這不僅僅是一幢老宅,更是承載了家族的記憶與濃濃的鄉愁。因為贊同工作營的理念,今年,汪維平通過村裡的匠人牽線搭橋,主動將老屋提供出來,作為傳習營開展遺產保護實踐的場所。「我和傳習營說好了,一定要保留老房子的結構,盡量恢復到它原來的建築風格。」

    和過去幾年已經修復完成的古民居一樣,今年,「汪家院子」的修繕還是採取傳統的徽派建築技藝,對房屋損毀嚴重的大木結構和牆體進行修復。為了儘可能恢復「汪家院子」的原貌,老師傅和營員們不僅保留了老宅原來的布局,還把從老宅上拆卸下來的舊石板、舊木料進行保留,做到再利用。

    經過多年在金龍潭村修古建的積累,鄉土傳習營呈現出了豐富的傳習形態,在古建測繪、材料分揀、木作泥瓦等工作中,營員們親身體驗到傳統手工技藝的魅力,而在經歷了古建修復的困難後,大家也感受到了對散落在民間的古建進行有效保護,還任重道遠。

微信圖片_20240829142159_副本.jpg

    匠魂鑄就:年輕人弘揚工匠精神

    「剛開始看到老房子那麼破損,怎麼也不敢想在十幾天傳習活動里完成修繕……」8月15日,距離鄉土建築傳習營結營還有一天,營員們開始為修繕的房子進行牆繪,並準備傳統的上梁儀式。14天的時間,不長也不短,看著古宅修舊如舊、展現新顏,營員們如同親手製作了一件禮物,每一個人都期待著最後的驚喜時刻。回顧兩周的傳習生活,每個人都覺得充實和快樂。

    來自上海的高中生秦子千雖然只有17歲,卻是傳習營里最「老」的營員。由於父母從事古建行業,從小學開始,他就對古建有了興趣。2019年,跟隨父母來金龍潭參加第一屆的開營儀式後,每年的夏天他都會來村子「報到」。剛開始因為年紀小,秦子千主要是攝影記錄古建修繕的過程。這兩年,他也加入到修繕的隊伍中,在老師傅的教學下,他學會了木工、磚工等基本技法,樂此不疲地參與到古建修繕的每一個環節。

    從2019年到2024年,鄉土建築傳習營在年復一年的徽派古建保護實踐中,讓「修房子」的傳統技藝在眾多年輕人中得到了傳承,傳統工匠也再次受到尊重。此外,傳習營每年開展的古建修繕活動,讓當地的村民們也愈發重視古建的遺產價值和鄉村魅力。「村民們的思想認識也有巨大變化,第一年的來時候村民們都是觀望的態度,第二年再來就有村民捐工、捐材料,到了第三年甚至有村民捐錢的,我能夠感受到他們對自己老屋的喜愛,許多村民希望把他們的房子修好。」鄉土建築傳習營負責人郁萍介紹。

    8月16日上午9點半,「汪家大院」修繕現場開始熱鬧起來,大家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古建修繕中最重要的時刻——上梁。隨著梁上、梁下的木工與營員一起發力,整個建築中最重要的「主梁」順利吊裝到大院最頂部,寓意房屋永固。與此同時,放鞭炮、屋頂撒糖等徽州特有的上梁儀式,也給營員們留下了印象深刻的結營儀式。「上梁之後,我仿佛在欣賞一件精美的藝術品,讓我感覺這半個月雖然很辛苦,但是我非常有價值。」 鄉土建築傳習營營員郁磊認為。

    幾百年前,擁有匠人精神的古徽州先人們在金龍潭村建起了徽派民居;現在,來自天南海北的年輕人在這裏修繕祖先留下來的老房子。在最後的結營交流會上,營員們分享了這些天在古建修繕過程中的收穫,大家希望在一年又一年的傳習活動中,不僅能為村子留住「老祖宗的房子」,還能留下可以尋找和觸摸的記憶鄉愁。

    14天的古建公益之旅,探訪徽州傳統村落,傳習古建修繕技藝,修繕徽派古民居,一木一瓦,傳承不息。2019年以來,鄉土建築傳習營在金灘村從未停止探索與前進的腳步,無論是建築的修復,還是技藝的傳承,這些年輕人用他們的敬業、精益、專注、創新,詮釋了對匠心和文化的理解,將中國寶貴的傳統建築藝術傳承下去。記者 吳敏 通訊員 凌利兵 潘騰

責任編輯:嚴燕紅 皖歙縣:金龍潭來了「守藝人」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