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在施政報告提出,再推「還息不還本」支持中小企,昨日金管局聯同銀行業宣布推出五項措施,在資金、產品和服務等方面進一步支持中小企。在中小企面對資金周轉及升級轉型的挑戰下,有關措施如同東風,為中小企提供了喘息與革新空間。受惠中小企亦要自強,利用相關政策提升競爭力並積極謀求升級轉型。正如金管局強調,新措是希望向中小企發出清晰信號,希望業界有信心進行升級轉型。
細看金管局相關措施,支持中小企的力度可謂不小。疫情時引入的「還息不還本」計劃,成功協助許多中小企解決燃眉之急,渡過難關;惟復常之後,中小企經營環境仍舊嚴峻,部分更面對Call Loan甚而結業厄運,故有聲音要求延長措施。於此關鍵時刻,相關措施的推出無疑是及時雨,大大提高了中小企的營商信心。但治標之餘還須治本,受惠中小企最終能否可持續經營,仍取決於自身的改革及轉型。中小企必須充分利用好相關政策,進行創新和改革,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若企業利用該等措施只是視為暫時的紓困,而不進行深層次的變革,即使政府有再多的紓困措施支持,也難以避免以失敗告終。
五項措施當中,有多逾3700億元的專項資金數不在小,還會推出協助中小企轉型的信貸產品及服務,特別是針對支持數碼轉型和綠色轉型;此外,施政報告亦有多項新措支援中小企,包括擬向「BUD專項基金」注資10億元、擴大數碼港的「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強化中小企品牌發展、加強香港設計中心服務、加強定期展覽獎勵、協助參與政府採購等。轉型升級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數字化發展已是不可逆轉,中小企應加快引入電子支付、社交媒體推廣,以至電商和AI技術等,從而提高效率和吸引更多顧客。隨著可持續發展意識的提升,中小企亦應考慮推行綠色轉型項目,改善環保措施,不僅能吸引重視環保的顧客,還能提升品牌形象。未來兩年政府將再舉辦「香港好物節」,助力拓展內地電商銷售市場,並適時擴至東盟舉行,皆可打開更多市場,中小企要勇於走出去尋找商機。上述所有措施必定可為中小企帶來新的增長點,中小企應充分利用政府所提供的資源,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利好政策如東風,成功關鍵卻在企業本身。面對政府這些具前瞻性的政策支持,中小企必須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勇於創新,善用資源,才能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立足。政府的幫助無疑是中小企在艱難時期的一股強大助力,但若僅依賴外部支持而不進行自我改革,企業將難以在長期內維持競爭優勢。中小企應充分認識到,改革的必要性不僅是生存的需求,更是未來增長的動力,中小企需要聚焦於自身的核心優勢,制訂符合市場需求的轉型策略,並在數碼轉型、國際市場開拓和綠色發展等領域積極探索。
只有當中小企具備足夠的靈活性和創新能力,踏出自我改革的第一步,在瞬息萬變的經濟環境中,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才能贏得市場的信任,塑造長遠的成功之道。
香港商報評論員 王楚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