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依山傍海的濱海城市,歷史上的深圳客家人被稱之為「濱海客家「。日前,文化學者楊宏海在紅立方「美談」講座系列作《山風海韻:濱海客家的文化之美》的演講,其以全新挖掘的歷史資料,去揭示深圳濱海客家「山風海韻」的文化之美。
楊宏海認為,深圳有七娘山、梧桐山、大南山、塘朗山、陽臺山等群山疊翠,又有260多公里綿延曲折的海岸線,它不僅在地理形態上體現「山風海韻」,從文化視角去看,中原傳統文化的「山風」,與海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海韻」交相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特質。
在講座中,楊宏海通過「復界墾殖、九龍海戰、書香世家、庚子首義、東縱抗日、蛇囗試管」等六個時間節點和事件,講述深圳300多年來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他用生動的語言,講述濱海客家人如羅瑞鳳白手起家,幾十年不懈努力建造全國最大客家圍屋之一的艱苦創業精神;賴恩爵、黃福、曾生面對民族危忙之際、挺身而出勇敢抗爭的保家衛國精神;凌道揚家族發奮讀書、造就深圳第一書香世家的崇文重教精神;袁庚敢為天下先創辦「蛇口試管」、大膽解放思想、勇於踐行改革的敢闖敢試精神。楊宏海進而指出,包括濱海客家人在內的深圳人,在300多年來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開拓創新、一往無前,為中華民族百年未有大變局中不懈奮鬥作出重要貢獻。
楊宏海還結合深圳實際,總結出濱海客家文化創新的實踐,如以百年客家圍屋之名,創建「鶴湖智庫」與「嶺南書院」,廣攬人才,講學論道,為城市文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將非物質文化的客家山歌、龍崗皆歌創新,創作《月照圍樓》、《嶺南三韻》等文藝精品。將內地傳入的鯉魚燈舞加於創新,創造出體現濱海特色的國家級「非遺」項目魚燈舞。將客家古村落活化利用,打造成大芬油畫村,觀瀾版畫村、甘坑客家古鎮等文旅項目,豐富了深圳文化產業。以鶴湖新居、嶺南書院、大運文化城為平臺,融藝術型書院、民俗博物館、國潮體驗場為一體,堅持文化傳承和創新相結合,打造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讓龍崗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人文灣區」。
講座結束,楊宏海與主持人、著名設計師韓湛寧及聽眾現場互動、氣氛熱烈。與會者一致認為,講座結合實際,立意高遠,讓聽眾深感深圳「山風海韻」生生不息,是一座源遠流長、開拓創新的「最美之城」。
深圳市楊宏海客家文化與藝術工作室 李剛
圖片:深圳市亞洲銅廣告傳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