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兩隻少見冬候鳥扁嘴海雀現身深圳大鵬新區大亞灣,這不僅豐富了大鵬新區生物多樣性數據庫,也點燃了觀鳥愛好者的熱情。
罕見鳥種扁嘴海雀再臨深圳
扁嘴海雀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海域,夏季在無人海島上繁殖,冬季南遷越冬。在我國,扁嘴海雀的數量十分稀少,僅在山東沿海的少數無人海島上繁殖,冬季南遷。今年1月在鹽田區背仔角海域第一次記錄,是深圳市鳥類新記錄物種,3月在南山區深圳灣海域第二次出現,本次發現是深圳的第三次記錄,也是大鵬新區的首次記錄。
扁嘴海雀的學名為Synthliboramphus antiquus,屬鴴形目海雀科,是一種完全適應海洋環境的小型鳥類。它們的體長約為25厘米,身體為黑白兩色,粉色的嘴短而扁,身體圓胖緊湊,尾巴很短,在水中游泳和潛水的時候,就如同一隻靈活的小企鵝。
依據調查團隊現場的觀察,這兩隻扁嘴海雀的身體狀態良好,羽毛光滑無損,常在海中不停的游動、潛水和捕魚,享受「海鮮大餐」。
在繁殖期,扁嘴海雀會回到無人海島上,在森林下方掘洞築巢。與其他海鳥不同的是,扁嘴海雀的親鳥,從來不會在巢裏餵食幼鳥。幼鳥孵化1-3天後,就必須冒著重重危險,從巢裏徒步300-500米,抵達海岸線,同時還需要在親鳥的帶領下,持續游泳40-60公里,抵達覓食海域之後,扁嘴海雀的親鳥才會捕食魚蝦餵給幼鳥。經過漫長的跋涉之後,幼鳥終於吃上了出生之後的第一餐,因為這種獨特的繁殖習性,扁嘴海雀是所有鳥類中,在陸地上停留時間最短的物種。
扁嘴海雀是企鵝的親戚麼?事實上,扁嘴海雀和企鵝的親緣關係較遠,這種形態的相似性,是因為它們在相似的環境壓力下,如海洋棲息地和捕食需求,獨立地發展出了類似的特徵,這種現象被科學家們稱為趨同進化現象。
大亞灣海域又添海鳥新記錄
2023年,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大鵬管理局在大亞灣海域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時發現了兩種深圳鳥類新記錄,同時也記錄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白腹海雕長期在這一海域棲息和覓食。在調查隊員的推動下,幾位熱心的船家擔當起義務的海鳥觀察員,協助調查隊員記錄這一區域的海鳥活動情況。
最早發現這兩隻海雀的船家介紹:「24日上午,我從碼頭開船出海,經過海面時,就發現幾隻如同小鴨子一樣的鳥在海面上活動,還不停潛水,我從沒見過這種海鳥,就趕緊用手機拍了下來」。隨後,船家將照片發送給調查團隊的專家黃秦老師進行識別鑑定,很快就得到反饋,「這是扁嘴海雀,是大鵬新區的鳥類新記錄!」
大鵬新區發現扁嘴海雀,也吸引觀鳥愛好者和自然攝影師前來打卡。在引導愛好者觀察和拍攝扁嘴海雀的同時,船家們也會主動與鳥類保持一定的距離,以降低船隻活動對它們的干擾,「只有好好保護,它們才願意在這裏留下來。」 (記者 羅國淮 通訊員 林琳 攝影 黃秦)